煙臺大學隊2比0戰勝哈爾濱學院隊獲得陽光組(甲B組)冠軍;北京體育大學隊7比5擊敗哈爾濱工業大學隊奪取高水平組(丙組)冠軍!
3月14日,“戰馬杯”第3屆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(總決賽)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。
冬奧會之后,冰球的火熱情緒,再度點燃了杭州。
這意味著,“北冰南展”工作再下一城。
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運營者奧眾體育,系中國包裝龍頭奧瑞金2017年設立的冰雪體育產業全資子公司,其運營的奧瑞金冰球俱樂部,為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,先后培育了六位國手。
“我們必須做,再難也要堅持下去,只有堅持,我們的孩子才可以看到希望!”
奧瑞金董事長周云杰,在第3屆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結束后,給奧眾體育工作人員發來寄語。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中國冰球,注定有一個個非凡的故事,許多人都在守護它的成長。
一粒種子
奧眾冰上運動中心是奧瑞金冰球俱樂部訓練基地。
北京冬奧會,讓奧眾體育的一眾工作人員激動不已。
國家寧、英如鏑、歐班永利、張澤森、張鵬飛、項旭東,6位披掛出征的冬奧國家隊隊員曾在這里效力。
過去的一年,正是奧眾體育這個團隊,全力運籌第3屆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。
他們稱得上整個賽事幕后的英雄。

(圖: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球員合影)
誰又能預料,在本屆大學生冰球聯賽上,能否出現下一屆的冰球國手?
奧眾體育將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的決賽場地搬到南方,或許就有賽事主辦方希望更多地宣傳推廣這項運動,尋找更多的好苗子的夢想。
他們身上,凝聚著中國冰球發展的半部歷史。
2015年,奧瑞金與NHL(美國國家冰球聯盟)波士頓棕熊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成為其在中國的唯一合作伙伴。
2017年9月23日,NHL中國賽北京站舉行。
這是全世界最高層級的職業冰球比賽第一次來到中國。
當五星紅旗投影到冰球場上,12759為觀眾開始歡呼,他們都為冰球這項新興的運動而來。
奧瑞金包裝,作為將賽事引入中國的主角,被署名到NHL中國賽賽徽之中。
這成為中國與NHL結緣的標志性事件。
這一年,奧瑞金在北京建立了國內首座NHL標準的冰上項目訓練基地——奧眾冰上運動中心,同年設立冰雪體育產業全資子公司奧眾體育。
次年,奧瑞金與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共同組建昆侖鴻星奧瑞金冰球隊。
歐班永利從加拿大來到中國,效力于昆侖鴻星奧瑞金隊,以奧眾冰上運動中心為主場,正式開啟了職業冰球生涯。
曾在NHL聯盟波士頓棕熊隊少年隊接受訓練的英如鏑,隨后成為歐班永利的隊友。
隨后,是一個個讓人熟悉的名字,國家寧、張澤森、張鵬飛、項旭東等,開始隨隊征戰。
一個夢想
2017年9月23日,NHL中國賽啟動。
作為這場賽事成功舉辦的總舵手,在現場觀賽的奧瑞金董事長周云杰,或許會想到,40年前,在什剎海業余體校冰球班,開始冰球運動,最后又離開冰場的某個時刻。
1979年,冰球班解散。
40年后,周云杰和他的隊友們以“1979”為名,重建了一支冰球隊。
這群平均年齡60歲的老炮們,每周三、周六在奧眾冰上運動中心訓練,還經常參加其他省市的賽事。
2021年底,冬奧會前夕,1979,作為隊名,印在了奧瑞金與中體產業聯合發布的“犀旺”運動營養飲料罐體上。
中體產業,是體育總局下屬企業,也是冬奧會的特許零售商。
隨著“犀旺”運動營養飲料的時尚裝潢設計,“1979冰球隊”的名字進入千家萬戶。
“犀旺”,一頭來勢洶洶的犀牛,是奧瑞金冰球隊的“吉祥物”,也象征著中國冰球老中青三代“不服氣”的沖勁兒。
歷史會有不一樣的投影。
2018年,奧瑞金冰球隊出戰絲路超級冰球聯賽,成為這一屆多位冬奧會國家隊小將練兵的關鍵賽事。
英如鏑賽后接受媒體采訪時,他說,要“同弓箭一般在絲路超級冰球聯賽中快速成長,在北京冬奧會上大放異彩。”
1979年的少年夢,與2018年的少年夢,恰似一個無法掙脫開的循環。
奧眾冰上運動中心門口,懸掛著有一張四十年前,“1979冰球隊”隊員的合影。
那些為國出征的冬奧會健兒,每每路過,又不知會有什么樣的情愫。

(圖:第三屆大學生冰球聯賽總決賽陽光組冠軍煙臺大學隊)
“如果冰球比賽不能普及到大學去,可能會讓很多熱愛冰球的孩子在高中階段放棄。”
這是周云杰主導大學生冰球聯賽持續運營的初心。
不忘初心,再過40年,大家依舊是少年。
幕后英雄
2月12日,北京冬奧會賽場,中國隊對陣德國隊,56號張澤森,爭球積極,有效破壞了德國隊進攻……
這個時刻,被剪輯成了短視頻,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。
4年前,絲路杯,奧瑞金隊2018/2019賽季的最后一個主場系列賽,張澤森的一粒進球,幫助奧瑞金隊挫敗俄羅斯化學家隊。
為張澤森助攻的奧瑞金隊司職后衛胡天宇,也一戰成名:用實力演繹冰球的“配角”人生!
四年后,張澤森在冬奧會賽場揮灑汗水,胡天宇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代表國家披掛出征。
在技術最需要推陳出新的年紀,胡天宇就被教練選派到日本東北自由刃隊打球,他的夢想一直是參加北京冬奧會……
這種故事,比比皆是。
僅以奧瑞金隊為例,旗下參加冬奧會集訓的運動員名單,曾經多達三十余位,最終也僅僅6位登上了賽場。
像歐班永利,在2021年在KHL聯賽首秀中,即擋下16次的射門。
能夠體會這種頂級職業聯賽輝煌的,則更是少之又少。
這種慘烈的競爭,流露出一種“一將功成萬骨枯”的宿命感。
運動,向來如此,真正能占上金字塔尖的少之又少。
這也是運動產業發展需要面臨的最大難題,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愿意將孩子送入運動賽道。
“整個中國的冰球發展”的宏大課題,不止拋給了這批年輕的運動員和教練員,也拋給了周云杰等產業運營者。
作為一家上市公司,奧瑞金或許有更深的體驗。
冬奧會概念股有95只,主要涉及基礎設施、場館建設、綠色交通、賽事傳播、贊助供應商等等。
被稱為“冰墩墩第一股”的 元隆雅圖,連續漲停,引發了資本市場一眾關注。
而奧瑞金的關注,要少的多。
只有少數股民就在上市公司互動平臺發問奧瑞金,請問公司的冰雪產業的業務都是什么,有何進展,是否參與了冬奧會,或者冬奧會對貴司該業務有何影響?
或許,作為賽事、球員甚至產業的支撐,所能享受到的熱點效應,遠不及冰墩墩、雪容融的毛絨玩具、造型手辦、飾扣、水晶球、盲盒,以及徽章等的供應商。
但也有股民說,之前奧瑞金“不怎么出名,冬奧會后公司會因冰球名聲大噪。”
但愿如此!
要有土壤
2013年,已經在商界叱咤風云的周云杰,也是偶然在波士頓觀看了一場NHL的比賽。
也是一場比賽,讓周云杰萌生了想將NHL引入中國的想法。
才有了后來奧瑞金在冰球產業上的種種布局。
周云杰看的正是棕熊隊的比賽,彼時15歲的英如鏑還在棕熊隊少年隊參加訓練。
2016年,周云杰帶著波士頓棕熊隊,在北京常營的龍湖長楹天街購物中心舉行了首次中國行活動。
奧瑞金的客戶旺旺,是活動的冠名贊助商。
這一年,18歲的英如鏑,義無反顧的參加NHL選秀,咬定了職業冰球這條人生路。
本屆出征冬奧會的冰球隊隊長葉勁光,曾征戰NHL聯盟五個賽季,完成了174場比賽,砍下56分,成為世界職業冰球史上成績最好的華人男球。
奧瑞金的工作更像是為更多人的冰球生涯筑夢:
與俄羅斯大陸冰球聯盟(KHL)合作參加VHL聯賽,開展俄羅斯冰協奧運中國訓練基地合作業務,與北美冰球聯盟(NHL)及波士頓棕熊、洛杉磯國王隊合作,開展了冰球青少年培訓工作。

(圖: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常規賽參賽隊伍)
這一系列工作,不止是為了向國家冰球隊培養和輸出更多隊員,而是為打開國內冰球賽事的職業生態。
6年后,歷史證實了,時間從來不會辜負誰。
“我相信起碼會有2000個孩子因為這個進球去打冰球。”
對于中國冰球產業而言,一群中國人,要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。
這個目標前所未有的一致:冰球運動在中國生根發芽,冰球不僅僅是一場賽事,而是千千萬萬人的生活方式。
“我們可以辜負自己,但是不能辜負孩子”,在周云杰眼里,培育好娃娃,才是中國冰球事業最重要的種子工程。
2021年12月,北京冰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邢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“保守估計,在北京長期參與冰球運動的人數在8000人以上”。
周云杰希望“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冰球!”
隨著“三億人上冰雪”,冰球的確在國內開始擁有越來越多擁躉。
本屆冬大學生冰球聯賽,不僅只是大學生球員秀技場,更注定會是中國冰球夢全新起步的地方。
文章來源:人民日報